摘要:打破学科界限,创新诊疗标杆。 ...
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来自各附属医院的院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聚焦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升医疗健康服务能级等关键问题,广开言路,畅所欲言。
首期共遴选出40个示范项目、20个培育项目和20个建设项目。针对神经系统罕见病,每年多发性硬化日、世界脑炎日等,均牵头举办医患交流会。
团队年服务患者超2万人次,功能性垂体瘤缓解率国际领先,研究成果发表于顶级期刊。2018年,牵头制订《胶质瘤多学科诊治(MDT)中国专家共识》。基于SMA疾病修正治疗新药及新兴诊治技术的综合应用,改善疾病预后。综合国内外文献,指定SMA临床实践指南。即日起,复旦上医将陆续推出MDT示范项目介绍,展现各附属医院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级、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积极投身健康中国建设的使命担当。
2012年起,儿科医院逐步建立SMA诊断和管理流程。2016年,开设神经肿瘤MDT联合门诊。成果已推广至包括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等在内的31个国家和地区的412家医院,累计诊治6万余例。
全国共有103人入选,入选者均为卫生健康系统的优秀代表,为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创建肝癌术后复发预测新方法,主导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探索术后复发防治新策略。吸引美国梅奥诊所等国际知名医院的157名专家前来进修学习。探索5G医联体影像云平台建设,获工信部5G应用示范项目。
国内率先开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国际首创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全层切除术(EFR)和隧道内镜切除术(STER)治疗固有肌层肿瘤,国际率先创立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新策略治疗贲门失弛缓症,逐渐取代外科手术成为符合适应证疾病治疗金标准。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第十届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选拔结果
分别是(按姓氏笔画排序):周平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普通外科学钦伦秀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普通外科学顾建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 卫生事业管理周平红上海市劳模,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科技精英,大国工匠,致力于消化内镜微创诊疗技术的创新研究。制图:实习编辑:马蔚佳责任编辑:李斯嘉。国家重点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普外)带头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委会前主委,中国老年医学会普外科分会会长。牵头制定专家共识3部,纳入欧美等国际指南20部。
成果已推广至包括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等在内的31个国家和地区的412家医院,累计诊治6万余例。探索5G医联体影像云平台建设,获工信部5G应用示范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积极推动外科微创与巨创两翼齐飞,肝移植居国内前五,腹腔镜活体供肝获取技术获国际认可。
创建肝癌术后复发预测新方法,主导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探索术后复发防治新策略。钦伦秀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获得者,973首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年主刀肝胆肿瘤疑难手术近400例,含肝门胆管癌复发再根治、机器人肝胆肿瘤切除等,挽救大批患者生命。全国共有103人入选,入选者均为卫生健康系统的优秀代表,为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国内率先开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国际首创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全层切除术(EFR)和隧道内镜切除术(STER)治疗固有肌层肿瘤,国际率先创立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新策略治疗贲门失弛缓症,逐渐取代外科手术成为符合适应证疾病治疗金标准。曾获中国医院协会优秀院长奖、福建省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吸引美国梅奥诊所等国际知名医院的157名专家前来进修学习。获吴阶平医药创新奖,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和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在厦门率先成立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临床研究中心、生物治疗中心,带动当地肿瘤防治事业及生物治疗全面发展。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第十届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选拔结果。
顾建英整形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副总编等职务,牵头成立国内首家黑色素瘤与皮肤软组织肿瘤MDT,科技部国家重大研发项目精准诊疗集成示范体系,获国自然等基金资助达22768万元,国家发明专利11项。创新同质化,建成全国首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样板,推动全国首家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启动建设。
任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标准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和信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牵头人工智能医院一级治理体系研究与验证课题获中央网信办人工智能社会治理一等奖(国家奖)在2023届学生毕业之际,他对同学们在校期间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祝贺,向为同学成长付出心血的师长致以诚挚的谢意。
在校园生活方面,同学们希望优化校园生活环境,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林友培建议扩大枫林校区心理健康咨询的影响力,给予同学们更多的帮助。
陈能锐建议调整图书馆研讨室预约方式,增加单日可预约次数,以创造良好的讨论和学习环境。希望同学们将来在专业领域不断创新突破,在不同岗位上做出贡献,提高当地医疗卫生水平,助力国家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同学们的建议是留给学校的珍贵礼物。近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举行2023届毕业生代表座谈会,来自各培养单位的15位优秀毕业生代表参会。
他希望同学们能从上医的发展历程中汲取力量:一是传承正谊明道、严谨求实的上医文化,正谊明道体现了上医人学医的初心和品味,严谨厚实是上医人的追求和态度。在学术科研方面,同学们希望拓展跨学科交流路径,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陈洪丽建议优化教学楼和食堂的基础设施,延长运动场地的开放时间。袁宵潇建议加强医德教育,推进医学+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
校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军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与毕业生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倾听医学生对母校的真挚感念和宝贵意见,共话上医发展。上医从建立之初就是报着建设中国最好的医学院、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医学的使命,始终走在引领中国现代医学创新发展的前列。
许之珩建议在八年制课程学习中尽早开始医学专业课程教学,帮助同学们增强对专业的认识和认同。希望大家发挥专业优势,面向大众开展医学科普工作,在科学普及、提高全民健康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健康中国贡献上医青年的力量。在生涯发展方面,同学们希望获得更多的帮助,为毕业后的人生之路打好基础。汪雨萌建议母校融合不同院系和学科,以搭建公共便捷的科研合作交流平台为目标,为有科研合作需求的师生们提供双向的交流平台。
周心妍建议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帮助同学明确自身发展方向,促进产学研的有机融合。李则宇建议从新生导师着手加强对低年级本科生的科研引导,通过规范项目要求和管理提升医学本科生的参与度和认可度。
张月建议优化学位申请批次时间,助力毕业生更好就业。袁正宏带领同学们回顾了上医历史,讲述了上医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向医学事业求真理、攀高峰,为人民群众除病苦、谋福祉的光荣历程。
顾云青希望学校多提供企业短期就业实习机会,提高出国交流学习的资助力度。二是践行为强国奋斗的使命,不负新时代的担当。